木兰围场七杀碑之一,虎神枪记碑
发布日期:2024-08-23 11:46    点击次数:98

(​2016年6月)几个月前,天翔群主就在群里发布承德围场寻找乾隆七杀碑的信息,没有收到群内任何人的反馈,我开始也是不理解,北京一堆的碑林都看不过来,特别是乾隆的石碑,北海,颐和园的清代碑的规格是顶级的,加上石刻博物馆收藏的石碑,个顶个的都是精品,跑到围场那个旅游的地方找个什么吹牛皮的打老虎碑。后来天翔依据古迹群的爱好特点,发了一张乾隆打老虎的巨型摩崖石刻,立刻吸引了我,马上翻看了“坟协”详细的游记,开始强烈惦记木兰围场的七块碑和一处摩崖,舒乙老师有一篇《围场的石碑、草原、森林》的文章,对石碑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,其深远的军事演习的历史背景,让我更加盼望能实地看一眼被毁掉又被重新耸立在原处的七块石碑。

​本来今年去木兰围场的希望不大,小天翔小升初考试又加上腿上打上石膏,踏实在家伺候是最好的选择,可是他在上周放出大招,突袭一个两天木兰围场寻碑之行,七个碑一个摩崖,外加围场七处古迹建筑和一处元代摩崖,比“坟协”的行程还要丰富出一倍的目标点,把北京古迹群出行的特点发挥到极致,终将成为一次最经典的访古攻略。可惜群里的朋友都选择去延庆小庙看壁画,只有我和天翔出行,所有的行程天翔有详细的记录,有的细节我都忘记了,赶紧把天翔的博客收藏起来,做为难忘行程的纪念。

​这次木兰围场之行有两个最大的收获,一个是对木兰围场的重新认识,另一个是对虎神枪的肤浅理解。先说第一个,木兰围场,经过了对七个碑和几个寺庙的寻找过程,领略了围场地貌特征,比如在入崖口碑的位置,可以感受到两个山梁之间的入口,这是进入木兰围场草原的东入口,附近有新修缮的东宫庙。网上介绍,木兰围场有东、西两个入口。东边的称伊逊崖口,西边的叫伊玛图口。东西两个围口分别建有东庙宫和西庙宫。这两处庙宫是为皇帝行围时小憩所设,围场依自然山势划分为七十二个小型区域,外围都竖有木栏。附近的八旗及蒙古人平时不得入内,以保障野生动物生息生息繁衍。做为皇家猎场的盛况现在只能在文字和图画中体会,不仅是野生动物消失,草原沙化的恶劣生态变化严重威胁围场的环境,乾隆时代就已经开始沙化,永安莽喀诗碑,永安湃围场殪虎碑,“永安”就是砂子的意思。那时就在沙漠中围猎,这是草场退化的信号。同时也说明,木兰围场的地势多样性,有山川,河流,草原,森林,沙漠,沼泽,是军事演习的好地方,向蒙古人和游牧民族展示大清军事实力的好机会,所以,木兰围场的联合军事演习,也就是皇帝出行的围猎,值得立碑树撰,七个碑,有点少了。

​再说虎神枪记碑,这是公认的木兰围场七碑的精华所在,不是说石碑的质量和内容,碑已经被毁修复,主要是附带一个完好的巨型摩崖石刻和一个可笑的老虎洞,更最主要的是乾隆皇帝为地此作诗作画,大臣们也附和,网上能查到徐扬(1752年)作摹虎神枪记图立轴水墨纸本,与现场真有点神似,徐扬是扈从诗臣,也就是皇帝的随行记者,虎神枪的画就算是现场照片,立此存照。碑上文字描述乾隆连开两枪,打死老虎,技惊四座。我不是纠结射虎事情的真伪,而是感叹乾隆手中的虎神枪为什么没有普及到部队,形成保护大清帝国的火枪神器。

​关于虎神枪是什么样的火器,没有查到直接的证明。清宫中珍藏着乾隆御用火枪数十枝,基本上是专供皇帝自己狩猎之用。清朝部队的火器应用,没有如此精妙连发的制造技术。从虎神枪记碑中文字来看,虎神枪的射程和准确度及威力惊人,可以和近代最老的列装部队火枪媲美,在此宣扬乾隆和康熙的神迹,主要是给蒙古那些联合军事演习的外邦人士看,忌惮大清王朝的火器神威。正如历史专家所说,正是康熙皇帝也忌惮这些火器的威力,一个普通的汉民百姓手握火器,可以击杀一辈子练武的八旗武状元,也可以击杀一只猛虎,这对于武力统治者无疑是噩耗,所以,封杀了火器的先进技术,鼓吹传统草原游牧骑马射箭的威力,失去了历史给予的先机,虎神枪只用来打老虎,连老虎都觉得委屈。

​   关于虎神枪是火器还是长矛,颐和吴老有篇博客,纠正北京大学乾隆《种松》《土墙》诗碑讹传错误,其中《土墙》一诗,证明虎神枪是火枪,乾隆经常在土墙边练习,所以有射击老虎准确的本领。全诗录入如下,“苑西五尺墙,筑土卌年矣。昔习虎神枪,每尝临莅此(习枪苑中,远筑土墙以遮枪子,恐伤人也)。木兰毙於菟,不一盖已屡。土墙久弗试,数典忍忘尔。得新毋弃旧,可以通诸理。”

​   站在虎神枪的摩崖石刻下,望着老虎洞口,如果乾隆像喜欢瓷器一样喜欢虎神枪,举全国工匠之力研究火器的微妙之处,列装于部队,就不会有被洋枪欺辱的子孙朝廷,老虎也就没有白死,可惜历史就是历史,只能缅怀。

​ 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